第四十九节 战争危机(1)(2 / 2)

魏连理一副无所谓的架势:“那就随便蔡大人了。反正我家大人的话我带到了,英国人就在广州,是否属实抓来问一问便知。我只把话带到蔡大人这里,至于蔡大人是不是要告诉海关的大人们,就不关在下的事儿了。不过在下不得不提醒蔡大人一句,同样的话不止你一个人听了。自然还有别人知道,并且他们也知道你蔡大人清楚这件事,要是官老爷有兴趣问起来,你蔡大人却没有告诉大人们,怕是要吃干系啊。”

说完魏连理就举手告辞,扔下一封信后,就跳上自己来的花船,钻了进去,很快就消失在粉色的广州河面上。

蔡世文感到莫名其妙,但吃花酒的心思也没有了,他完全弄不清楚魏连理什么来路,但他这一行见的人多了,这种找他又不是要钱的人,往往不好对付,本来按照他的性格,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可现在对方放下话了,就像对方说的,官老爷问起来不好交代,而且对方阴损的说会告诉别人他蔡世文知道内情,如果他还不去通告各位大人,倒显得他蔡世文包庇英吉利人了。

反正告诉广州的那些大人,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,他经常跟官面上的人物接触,到时候就随口一说,就说是有人传话到他耳朵里的,这事儿也就完了,跟他没什么关系了。

蔡世文确实常常跟广州各级官员见面,他第二天就不得不因为一件商务上的纠纷,去粤海关解释,就顺嘴将昨天碰到的事情跟粤海关监督说了一下。同时将那封信转交给了粤海关的师爷,至于信他连拆都没拆,有些事情知道的太多不好。

没想到海关监督认真了。

乾隆年间设立的海关监督,性质上是皇帝派去代表皇帝的监督,负责管理粤海关事务,往往以满族亲贵充任,具有与总督、巡抚平行而班次略后的官阶。这个职务,跟康熙年间的江宁三织造一样,其实有时候充当的是皇帝的耳目。这些满人亲贵的消息,往往比地方官更加灵通,台湾的事情闹的已经让皇帝很不高兴了。要知道乾隆是一个要面子的人,几年前镇压了林爽文起义,皇帝高兴的将其列入自己的十全武功,谁想没几年就又闹了一次,这不是打皇帝的脸吗。乾隆都自称十全老人了,难道还要再镇压一次,给自己加到十一全?

皇帝不高兴,这些亲贵就有拍马屁的机会,让皇帝高兴了,谁都好。

就像魏连理说的那样,把洋人抓过来问一问,审一审不就全都知道了。

此时广州真的就有洋人的商船停靠,而且正在东印度公司广州办事处那里活动,粤海关立刻派兵去扣了船,抓了人,连夜审问。

抓的这些人,不是别人,正是搭载魏连理来广州的哈拉尔和他的船员。

哈拉尔去拜访东印度公司的大班,因为现在中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没有建立商栈,所以还得依靠英国东印度公司,好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作为中国公司大股东,他们也愿意提供一定的帮助,上次哈拉尔就是在东印度公司大班的帮助下,才置办了货物,然后返回印度的,这次已经是第二次了,熟门熟路。

大班对哈拉尔也很客气,因为知道台湾的情况,所以还跟哈拉尔仔细了解了一下,想看看台湾有什么生意可以做,可以将东印度公司的业务扩展过去。一口答应帮哈拉尔备货,但得等上几天。

结果才到第二天傍晚,清军就上门了,找大班要人,而且是指名道姓,大班稍微支吾了两声,对方蛮不讲理,直接就进去艘,将可疑的哈拉尔抓了起来,然后一番逼问。哈拉尔哪里受过满清的酷刑,把自己船员的寄宿地点全都说了出来,结果被人一网打尽。

所有人带到广州的大牢这么一审,一切都明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