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三章 拖出去砍了(2 / 2)

皇明天子 吾谁与归 2748 字 17天前

而范文程对于这种制度,采用了计丁授田的方法,这是在满汉别居例之后,下一步要在田制上的进步。

计丁授田,详细的分成了四步,第一步是无主之地的计丁授田。第二步是否定原辽东地主、官绅的土地所有权,将这些土地,归为八旗所有。第三步就是将八旗所有的官田,租于农户。第四步,就是天下土地,皆为公有。

前三步,范文程言之凿凿可以实现,对于第四步,却是坦言这种事做不到,是一个类似于儒家经典大同世界的构想而已。

田制的改革,在范文程手中,按照步骤详细说明,甚至还有这些步骤实施之前的充要条件都说的一清二楚。

田制的改革,可以在根本上,让建奴军民浑然不分,这种落后社会组织得到进化,更加可以保证税赋的稳定产出,而不是靠着打仗,捞一笔是一笔的窘境。

范文程对于田地的典卖、回赎、拨补、租佃、田房争讼、分界、旗公产、旗民交产,都有着极为详细的规划和相应的官吏人数、所需俸禄等等都有一定的规划。

这是朱由检来到大明之后,见到的最完整的造反称帝的企划案。

“拖出去砍了吧。”朱由检却是挥了挥手,丝毫不在意的说道。忍到见面之时,已经是朱由检给礼仪之邦这四个字,最大的尊重了。

范文程是个人才吗?的确是个人才。

但大明,不知道有多少人才要强过范文程。

在后世,红安、麻城出了将近两百名的上校以上的军将,是因为红安、麻城的百姓天生就会打仗吗?

红麻起义是十分成功的,并且这支队伍一直坚持到了全国解放授勋。

而在那段时间,星星之火之时,全国成功的、失败的起义,不计其数,在征战的过程中,又有多少将星陨落?

黄埔军校建校之后,土共仅仅参与了其中的六期,培养了不到八百名将官,而活到全国解放的仅有数十人。

而黄埔军校给常凯申培养了多少将领?

十二万。

是常凯申没有人才吗?十二万的将领,他常凯申不是照样输的体无完肤?

范文程是蛮有才的,但是这种有才,是建立在,范文程极度了解明廷,了解大明的优势和劣势,能够针锋相对的制定策略,为敌画策,出卖祖宗为敌出谋划策的狗头军师。

为了讨好主子,什么主意都能想出来而已。

什么叫做大节有亏?

这种人为了所谓的实现自我抱负、济世救民的心理,高呼良禽择木而栖、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口号,行通敌叛国之事,朱由检留着他干啥。

千金买马骨,他范文程还真不配这马骨。

范文程目瞪口呆的看着大明皇帝,还想申辩之时,就被锦衣卫的大汉将军拖了出去。

“王伴伴去监刑。”朱由检让王承恩去监刑,就是保证范文程必死无疑,他准备什么样的后手,都没用,该死还是得死。

是大明拿不出改制的法子吗?

是大明没有比范文程更有韬略的人才吗?

恰恰相反,大明的翰林院出身,大把大把的文人士子们,他们清楚的知道如何解决大明顽疾,完全心知肚明。

之所以不说,是因为完全无法实现。

朱由检真的想问策,给科举直接开个“崇祯十问”,他收到的答案比范文程的这份攻略更加详细。

大明阶级真的固化了吗?

这次主持科举考试,会试正考官的人,名叫孙之獬,乃是淄博白塔镇大庄村人,地地道道的农户出神,家中乃是富农,爬到翰林院检讨一职,甚至能够主持科举考试,这是阶级完全固化的表现吗?

朱由检对孙之獬十分不喜欢,钱谦益是江南第一个顺从鞑清剃发令之人,那么孙之獬就是在京师第一个顺从鞑清剃发令的人。

顺治元年,朝臣满汉分列而站,满人说他是汉人,不让他站在满人一列入班,汉人说他是满人,不让他站在汉人一列入班,着实的左右为难。

钱谦益在投清之后,依旧在很长时间里,积极展开反清活动,为南方的抗清活动提供了极多的帮助。

孙之獬就不同了,完完全全的成为了皈依者,十分狂热的不断反复上书建议多尔衮加大剃发力度,逮着人就剃发。

孙之獬的下场也是喜闻乐见的,孙之獬衣锦还乡回到了淄川,被起义军给活捉了,五花大绑游街示众,最终被斩首市曹,暴尸通衢。

朱由检不杀孙之獬,是因为孙之獬崇祯元年之时,还没表现出反动的一面,但是范文程是地地道道的后金画策之人,乃是地地道道的贰臣,他朱由检为什么要用这么一个大节已经有亏之人?

“范文程已伏诛!”王承恩回到了殿内,高声回禀着。

“图尔格、纳穆泰,你们可以为他收尸了,一应议和之事,黄老师父把这件事派遣下去。”朱由检心满意足的说道。

黄立极有些疑惑的问道:“议和之事,该由谁去?”

“钱谦益和倪元璐。”朱由检笑着说道:“朕以为此二人最为合适,黄老师父的意思呢?”

“万岁圣明。”黄立极也是嘴角带着笑,万岁爷真是孩子气,钱谦益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万岁,整日里挨板子,受白眼,什么脏活累活都得干,还不给致仕。

倪元璐怎么得罪大明皇帝的?大明皇帝派了两个使节去沈阳捣乱,倪元璐就跑去长陵哭坟,万岁虽然嘴上不说,但是心里能没点想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