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六章 生受王爵(1 / 2)

皇明天子 吾谁与归 2727 字 17天前

时代在变,政策也在变,无论是个人,还是单位,亦或者说任何一个整体,都要与时俱进,才不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。

正如李成梁在辽东做的种种事,在崇祯元年看来,李成梁收养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,并且扶持他们一步步的上位,对日益庞大的海西女直四部进行掣肘,李成梁的行为,无疑于养虎为患。

但是,放到万历年间,朝中皇帝与臣子因为立储之事,闹得不可开交,而身为宰辅的申时行,又是一个极致的斡旋家,总是想从两派甚至三派之间,寻找平衡。

朝中六部尚书长期阙员,部事无法正常运转。皇帝身居内宫,三十余年不上朝。

张居正死,言官的不断崛起,人浮于事,自嘉靖、隆庆、万历初年的政治遗产不断被消耗,大明朝对于辽东的控制已经日益薄弱。

因为战略以及国家性质问题,导致不得不发动三大征来维护大明江山的日薄西山,不断的消耗着国力。

国内的土地兼并急速恶化,军屯失田。

隆庆二年,任庞尚鹏为右佥都御史,管理盐政、屯田,督办九边军屯,又与陕西三边总督王崇古一起,制定了极其详尽的计划,去实施开中法,屯田开中。

却又因此制败坏日久,已难收得实效,最后一次的尝试解决军屯流失失败后,军屯失田,已经到了政策无法调整,必须要动刀子见血的地步。

而辽东的边军腐败,战力正在急剧下降,精锐在万历三大征之后,正在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中。

而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,李成梁的辽人制辽的策略,无论是对当时的大明,亦或者是对当时的辽东慕明之人而言,都是一种交待。

但是,放在崇祯元年的时候,再谈起李成梁,无不以养寇自重与养虎为患去评价李成梁。

如此这般,李成梁的评价的反转,就导致了此时朝中的风气。

耿如杞长期不在任境,而在归化城主持联军,抗击建奴西进,而且还取得了极大的成效,所以,耿如杞,才会获得大西王的诨号,时人谈起耿如杞,莫不以此人为李成梁第二论。

这很不公平,耿如杞自己压根就不想做什么大西王,他只想做大明的忠直之臣。朝中非议不断,若非大明皇帝至今对耿如杞表现了极大的信任,未曾听信这些谗言,耿如杞即便是再不想当这个大西王,也得被赶鸭子上架了。

大明就是充斥着这种官逼民反,民不想反又不得不反的腌臜事。

与时俱进,说易行难。

大明已经垂垂老矣,不是那个皇帝跺跺脚,翻个身子,整个亚洲都要震上三震的时候了,这种时候,对待蒙兀部的态度,当然要从过去那种华夷之辩之中摆脱。

但是朝臣们依旧高举华夷之辨的大旗,耀武扬威。

耿如杞的联袂土默特部、察哈尔部,抗击建奴的西进,在大明的明公和舆情之中,是一件极其政治不正确之事,哪怕是取得了极大的胜利,却丝毫不引起大明百姓的共情,就不足为奇了。

耿如杞吹熄了烛台,紧了紧身上的大氅,已经进入了夏日,草原的风已经开始变向,带着湿润的水汽的东风,让草原更加燥热。

但是耿如杞的身体却得温养,即便是如此燥热的天气,他依旧得披着大氅。

这是好事。

若是哪一天耿如杞夏天耐不住热,冬日里受不住冷,整日里出虚汗,那他就得准备后事了。

幸好,无论是小平顶山下与代善的正面对垒,亦或者是灰腾梁之战,亲自披坚执锐,却没让他的身体进一步恶化,这对他也是一个极好的消息。

五毒之刑给他造成的伤害,正在逐渐恢复着。

耿如杞站了起来,看着雾沉沉的草原和黑压压的天穹,看着京师的方向。

吴又可已经到了,作为最近名声鹊起的京师神医,耿如杞早有耳闻,大明对接手察哈尔右翼两旗的人丁和土地,已经开始了有条不紊的进行。

而此时,大明金国的使者已经去了喀喇沁部,差不多也该到了,而耿如杞对大明皇帝拉拢喀喇沁部的决定十分赞同,时代变了,大明已经放下些身段和姿态来,拉拢更多的盟友。

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行动,都是团结一大批,打击一小撮,这也是个一般公理。

只是耿如杞一直忧心忡忡的看着京师的方向,他有些心绪不宁。

难不成是朝中的言官们又在弹劾自己?

耿如杞左眼皮直跳,总觉得有不好的事情发生。

京师到底出了什么?朝中的争议的焦点到底是什么?为何从京师传来的消息如此零星琐碎?

不在京师的耿如杞,对京师之事,忧心忡忡。

京师争议的焦点,并不是言官们在弹劾耿如杞,而是朝臣们拉着一路狂奔的大明皇帝。

如何阻止朝臣们胡来?

那就是皇帝自己胡来!

大明皇帝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,他召集了袁可立和孙承宗,要给耿如杞加官进爵,此时已经任山西巡抚兼任礼部尚书的耿如杞,原则上已经成为了大明官场的天花板。

再进,就是进到三公的范畴。

活人受封三公,在大明仅有张居正一人,现在又多了一个强行被朱由检拉回京师的袁可立。

朱由检打算为耿如杞加官进爵,在加礼部尚书之后,朱由检依旧不满足,要给耿如杞加三公。

“万岁爷,耿老西派了使者去了喀喇沁,据回禀,是以大明金国顺义王卜石兔的名义派去的,臣以为耿老西还是那个耿老西。”王承恩满脸笑意的回禀着,这对他来说是个好消息。

耿老西这个人,的确是他认为的那样的人。

朱由检看着王承恩,才反应过来来,王承恩大约是拿他当枪使唤,试探耿如杞的心思。

乖乖,连浓眉大眼的王承恩都这么多的心思哟。

对于这种善意的政治操弄手段,朱由检是不反感的。

朱由检满脸嘲弄的说道:“你看,现在朝臣们不是一直说耿如杞是大西王吗?朕本来想着,他们不是一直叨叨吗?朕就赏耿如杞一个真的大西王当当,代王和晋王被抓了,到现在还有册封,索性直接把晋王给耿如杞算了。”

“满足朝臣们的想法。”

册封异姓王?